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非洲猪瘟疫情的潜在威胁,全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畜牧业发展,努力克服强降雨汛情等灾害天气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生猪生产调优,猪肉价格触底回升
1、生产加快调整
2021年生猪生产进入下行周期,猪价大幅下跌,河北省逐步建立起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指标、上下联动的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促进了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1年三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达到1799.0万头,同比增长7.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89.0万头,同比增长5.7%。据直联直报平台监测猪场显示,生产调整加快,过剩产能逐步出清。截止到2021年11月底,规模猪场存栏生猪同比持平,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11.7%,9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下降;1~11月份累计出栏肥猪同比增长了40.4%,11月份当月出栏比上月减少了2.3%。猪群结构进一步优化,低效淘汰母猪数量同比增长141.8%。养殖效益逐步改善,按11月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与成本核算,养猪已经开始扭亏为盈。
2、价格触底回升
2021年猪价总体大幅下跌,呈现出如过山车般剧烈震荡走势。年初即高位下探,由1月中旬35.6元跌到6月下旬13.1元,持续5个多月跌幅达到63.1%,6月末超跌反弹,7月份低位震荡,8~9月份延续下行走势,到国庆期间因集中出栏导致猪价进一步降到10.8元,受消费拉动以及收储消息提振,国庆节后快速反弹,到11月中旬回升到17.3元,累计上涨了约60%,近一个时期呈现小幅震荡走势。第49周(12中旬),全省生猪、猪肉、仔猪均价分别达到17.5元、27.0元、23.4元,同比分别下降42.2%、39.4%、67.3%,环比上周分别下降0.6%、0.2%、0.5%。目前全省平均猪粮比回升到6.24∶1,按目前价格,以平均出栏体重125千克计,规模场自繁自育出栏一头肥猪可盈利200元左右。
3、后市预测
一是市场供应有保障。从监测情况看,由于养猪开始盈利,养殖积极性有所提高,2021年11月份规模场购入后备母猪同环比分别增加340.7%、141.7%,而且2021年1~8月份规模场生产的仔猪数量同比每月增长,且增幅明显,其中6、7月份分别增长了23.2%、13.6%,其对应在元旦、春节出栏,可以保障两节期间猪肉市场供应。二是猪肉消费占比有所下降。元旦春节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但近年消费逐步升级,禽肉、牛羊肉、海鲜等需求增长较快,猪肉消费占比逐年下降。受新冠疫情影响饭店、旅游等行业不景气,也使得猪肉的消费有所下降。三是2021年12月1日起,东部地区6省市将逐步限制活猪调运,各地也将相继出台调运新规,短期北方外调数量下降,猪价承压,南方销区猪价将得到支撑。
从监测的规模场每月仔猪生产数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的情况来看,综合判断,2021年12月份到2022年2月份肥猪出栏还将明显增长,如后期没有大范围灾害天气影响,猪肉价格元旦春节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将维持在当前水平,过了腌制腊肉等高峰消费时段,价格还有可能出现回落,未来猪价将总体维持在合理水平,猪周期真正反转要等到明年下半年了。
二、鸡蛋供应偏紧,蛋价大幅上涨
1、存栏水平较低
2020年蛋鸡养殖大幅亏损,致使淘汰增加而补栏不足,2021年因养殖成本高盈利并不丰厚,加之因2020年亏损不少场户资金不足,导致补栏积极性不高、空栏较多,2021年产蛋鸡存栏整体减少,鸡蛋供应持续偏紧,4月份以来蛋价始终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对直联直报平台蛋鸡场(设计存栏20000只以上)监测显示,11月份产蛋鸡存栏与2020年同期相比减少2.0%,比10月份减少1.0%;新增雏鸡数同环比分别减少38.5%、49.9%。2021年蛋鸡养殖总体表现出高成本、高蛋价、低盈利的特征。生产上,中小户空栏率高,而规模企业生产计划性较强,整体规模养殖水平有所提升;从消费看,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食品加工恢复缓慢,鸡蛋消费以家庭为主,刚性显著增强。
2、蛋价高位运行
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春节备货拉动,2021年1月中旬鸡蛋涨到10.8元,猪肉价格回落加之淘汰鸡出栏受阻,3月中旬蛋价跌至7.7元。4月份开始一路上扬,5月份中旬升到9.2元,食品厂中秋备货及终端需求提振,7~8月份上探,8月上旬涨至10.5元,9月份有所回落,10月中旬开始蔬菜和猪肉价格上涨拉动蛋价,到11月中旬升到10.8元,元旦春节临近蛋价有望继续攀升。2021年1~11月,全省平均蛋价9.2元,同比上涨34.0%,创下近五年新高,但受饲料价格高涨影响,养殖效益反而处于较低水平,规模鸡场每千克鸡蛋仅可盈利0.7~0.8元左右。
3、后市预测
元旦春节期间(2021年12月份~2022年1月份)鸡蛋市场供应主要取决于此期产蛋鸡存栏量,而此期产蛋鸡存栏量可根据2021年11月份产蛋鸡存栏量,结合4个月前鸡苗补栏情况及整个养殖周期结束后淘汰情况综合判断。从监测情况看,11月份产蛋鸡存栏同比下降2.0%,8月份新增雏鸡数同比下降了4.6%,按蛋鸡一个养殖周期按500天计,从生产周期推算2020年8月份补栏蛋鸡又适将淘汰。综合判断,元旦春节期间蛋鸡新开产不足而淘汰将增加,产蛋鸡存栏水平仍然偏低,蛋价有望再次冲高。
三、生鲜乳产量增长较快,奶价小幅回落
1、奶产量增速较快
全省以建设优质奶业集群为突破口,积极打造环京津现代奶业经济带,整顿规范生鲜乳市场秩序,稳定生鲜乳收购价格和预期,保护奶农利益,使得奶业生产持续呈现了奶牛存栏和奶产量双增的良好发展态势。奶牛养殖标准化饲养、信息化管理、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奶业振兴步伐进一步加快。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奶牛存栏达到140.0万头,同比增长10.4%,生牛奶产量374.1万吨,同比增长5.2%。直联直报平台奶站全数监测显示:11月份奶业生产量增价涨,奶牛以及成母牛存栏同比分别增长10.2%、8.4%,1~11月累计交售乳企生鲜乳同比增长12.8%;当月奶站平均交售价格同比增长1.9%。2、价格高位回落
2021年生鲜乳价格整体高位运行,1~11月份全省均价4.18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3.1%,为近年同期最高价。具体走势:年初攀升到4.28元,到4月底跌到4.05元,中秋节期间再度升至4.23元,国庆后逐步回调,12月上旬全省均价降到4.13元,同比下降1.0%。2021年主要饲料价格涨幅较大,其中,玉米均价2.83元/千克,同比上涨了32.24%;豆粕均价3.71元/千克,同比上涨了17.78%。按当前行情,以年单产8吨计,每头奶牛可盈利5500元左右。
3、后市预测
国际上流动性充裕,带动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之全球海运价格高位都使得进口乳制品和苜蓿等饲草料价格上涨,抬高了国内乳制品生产成本,而国内生鲜乳产量增幅较大,但乳制品消费受猪肉价格下跌替代作用增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所压制,价格下行压力加大。预计元旦春节消费拉动,生鲜乳价格有所上涨,但节后跌势或将进一步加快。
四、肉牛发展平稳,价格涨势趋缓
1、产业发展平稳
2017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牛肉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2020年受产业扶贫政策和社会资本推动,牛肉对猪肉的替代效应,以及新冠疫情严格防控下走私牛肉数量的锐减,多种因素叠加使得供需进一步失衡,价格高位上冲,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行业发展平稳,能繁母牛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规模化程度增长,行业竞争力、质量效益进一步增强。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存栏肉牛达到204.3万头,同比略降0.3%,出栏牛273.0万头,同比增长2.2%;牛肉产量44.0万吨,同比增长0.7%。预计全年生产总体平稳,牛肉产量保持小幅增长。
2、价格上涨乏力
一年内牛肉价格走势有着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一般年末高于年初,但2021年上半年持续回落,下半年上涨乏力,总体高位回落。具体走势:2月中旬牛肉价格攀升到77.8元,后随猪肉价格持续探底而连续回调,到6月底跌到75.0元,8月初继续下行到73.9元,国庆期间回升到74.7元,持续小幅震荡近两个月后,12月上旬涨到了75.1元,同比上涨2.2%,环比上周上涨0.4%,达到近五年同期最高价。按当前行情,专业育肥出售育肥牛每头纯利润大约2000~3000元;自繁自育出售架子牛每头盈利5000元左右。
3、后市预测
牛肉价格已处历史高位,猪肉价跌部分代替牛肉消费,单靠消费需求继续扩大、升级难以拉动价格较快上涨。但肉牛发展面临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成本、资源压力双升等突出问题,短期难以大幅提升存栏量。预计,元旦春节受消费拉动价格将小幅上涨,后期下调压力进一步加大。
五、肉羊生产增长较快,肉价高位回调
1、肉羊生产显著增长
羊肉供应长期偏紧,近年价格虽有波动但整体以上涨为主,养殖效益不断改善,行业发展逐步升温,使得肉羊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产业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精细化管理、供应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存栏羊1450.0万只,同比增长9.0%;出栏1684.5万只,羊肉产量23.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8.3%。预计全年肉羊存、出栏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2、羊肉价格高位回调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紧张形势有所缓解,羊肉、活羊价格再现快速上涨的局面,由年初80.8元、33.0元分别涨到5月初的84.7元、34.6元,进入6月份,由于供应增加以及猪肉替代作用,市场价格明显回调,到12月上旬,全省均价分别为77.0元、30.9元,较5月份高点分别下降了9.1%、10.7%,同比上涨0.8%和下降1.2%,但仍处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按当前行情,自繁自育绵羊出栏微利或者保本;由于出售育肥羊与购进羔羊或架子羊价格倒挂,集中育肥成本较自繁自育模式为高,每只出栏羊亏损100多元。山羊售价高于绵羊,每只尚能盈利一两百元。
3、后市预测
羊肉价格虽有下跌但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供应偏紧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随着消费水平提升及生产逐步调整,肉羊及其产品价格将会逐步趋稳。
六、肉鸡供应过剩,价格震荡回落
1、产能相对过剩
非洲猪瘟疫情给肉鸡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生产快速扩张,虽有调整但今年种鸡产能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雏鸡供应量继续增加,肉鸡出栏量高位增长,但鸡肉消费受到猪肉挤压,加之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餐饮、集团消费不景气,导致供应相对过剩。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存栏肉鸡8412.3万只,同比增长28.4%;出栏活鸡41804.2万只,鸡肉产量6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3%、13.3%。预计全年肉鸡生产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2、肉鸡价格震荡回落
2021年肉鸡生产显著增长,又受到低价猪肉的冲击,毛鸡价格呈现震荡回落走势。春节后,市场供应偏少,加之猪肉价格反弹,毛鸡价格2月中旬涨到9.8元,消费不振导致价格缓慢震荡走低,到6月初降到9元,7月底又降到8.2元左右,9月底跌至6.8元左右,国庆期间短暂回升到7.2元,节后随即创下年内新低6.6元,12月上旬回升到8元左右。商品代雏鸡均价3月底回升到4.1元,6月上旬还是3.3元,下旬陡然跌到不足1元,9月底又涨到1.6元左右,国庆后再度跌破1元,平均只有0.7元,12月上旬平均0.9元左右。上半年毛鸡价格回升,养殖扭亏为盈,下半年逐渐亏损。据调查,现在商品肉鸡每千克成本在8元左右,养殖基本处于保本状态,父母代种鸡亏损。
3、后市预测
2021年鸡肉产量增幅较大,生猪生产亦快速恢复,预计元旦春节鸡肉价格虽有反弹但幅度有限。2022年上半年生猪生产依然将惯性增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鸡肉价格上涨乏力,促使未来进一步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提升养殖效益,进一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产能加快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