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网站首页
  • 百盛同茂
  • 新闻资讯
  • 图片报道
  • 行情报价
  • 技术资料
  • 产品展示
  • 合作伙伴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NEWS
内页banner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行情报价
技术资料
联系方式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
地  址:
济南市济微路138-3号
电  话:0531-87969286 87969287
邮  编:250022
Email: jnbstm@263.net
网  址:www.jnbstm.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入世二十年中国畜产品贸易动态与思考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入世二十周年之际。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了充分了解入世以来中国畜产品贸易情况,服务于畜产品国际交流合作;协助中国农牧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推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以实现中国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中国对外贸易、农产品贸易和畜牧业发展的角度,以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和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梳理中国畜产品贸易动态,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中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可能选择的路径。
  一、入世后的中国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加快,经济总量增长了近十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4%提高到1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达到30%。入世20年以来,由于中国的两个开放,中国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 |卓越同茂 |百盛同茂

  图1. 2001-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概况

据世贸组织公布统计数据,2001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为: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中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和中国香港;货物贸易进口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和中国香港。在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方面,美国均占第一位,中国均排名第六位。在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方面,美国均居首位;中国在出口方面排名第十二,进口则排名第十。综合统计2001年度世界各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和,中国首次成为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超过了加拿大的世界第四大贸易体。
  从此,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成绩显著(见图1)。200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贸易总额超过20万亿元,增速达到34.7%。而在之后,尽管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进出口总额仍大致呈涨势。2019年中国贸易额突破30万亿元,并凭借这一数字使中国稳坐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22年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2021年全年我国外贸规模历史性首次超过6万亿美元(相当于超过39万亿元人民币)。
  二、入世二十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入世后中国认真履行开放承诺,在开放中历练和发展,农业对外贸易总额已接近中国农业总值的20%,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在规模上已经稳居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 |卓越同茂 |百盛同茂
  图2. 2001-202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趋势 (单位:十亿美元)在出口方面,中国是水产品、蔬菜的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产品的主要出口国。2001-2015年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此后增速放缓。近年受新冠疫情、国际关系变化等多重因素对农产品贸易的干扰,中国农产品出口较2018年有所减少。进口方面,中国作为大豆、棉花、食糖、畜产品的全球最大买家,农产品进口额从2001年的119亿美元一路攀高增长到2020年的1719亿美元。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进口中所占的比重已由入世之初的3%增加到11%以上。进出口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得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加剧(见图2)。

  三、入世二十年中国畜产品贸易动态
  畜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民生产业,是中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畜产品在整个农业国际贸易的格局走向,代表了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水平。
  1、畜产品进出口规模
  中国畜产品进出口规模在20年间趋势走向变化明显,进口增长迅猛,出口显著下降(见图3)。这一变化具体表现在,与我们日常消费和食品安全紧密关联的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绝对数量大,乳制品进口由入世时占全球贸易量比重1.1%增加到8.3%,过去具有传统优势的猪肉从1.8%增至17%,牛肉由0.1%增大为18.9%,羊肉由3%增加到34%,数量扩张相当之大。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 |卓越同茂 |百盛同茂
  图3. 2001-2020年中国畜产品贸易量

2、畜产品贸易额
  入世20年,中国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长,贸易总额一路猛增,2020年畜产品进口额高达530亿美元。但是,出口额呈现出的是缓慢增长且偶有下降的趋势(见图4)。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 |卓越同茂 |百盛同茂
  图4. 2001-2020年中国畜产品进出口额

其中,中国畜产品出口额经历了从2001到2015的缓慢增长后,2016年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加工贸易出口生产持续低迷等因素导致的出口量略有下滑,出口额稍有减少。之后三年出口额增长速度放缓,也都高于2015年同期。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环境恶化影响,中国畜产品出口额比2019年的65.01亿美元减少近11亿美元。
  3、主要畜产品贸易趋势
  表1记录了2001-2020年中国主要畜产品的进出口数量变化情况,与图3畜产品进出口规模的趋势高度吻合。

  表1. 2001-2020年中国主要畜产品进出口动态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 |卓越同茂 |百盛同茂

仅从数值本身可直观看出,虽然猪肉曾经是我们传统的优势畜产品,但猪肉、牛肉、羊肉的出口量在20年间是不断减少的,而进口量却在逐年递增。家禽和乳品的出口量整体趋势较平稳,虽然存在个别年份量上的波动,但是家禽出口总体是下降趋势,2020年的出口较2001年减少114.8千吨;乳品的出口分别在2005年和2019年出现两次波峰,20年间出口量首尾相差800吨。反观家禽和乳品的进口,基本都大于出口。20年时间家禽的进口量从2001年的717.7千吨增加了2倍之多,乳品的进口增加了近17倍。尤其是近两年,由于对肉类需求的增加,再加上非洲猪瘟的影响,刺激了畜产品的直接进口。2020年中国全年肉类的累计进口将近1千万吨。另外,还有大量的水产品和奶类的进口,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动物蛋白的需求。
  四、从贸易动态看产业发展形势
  一个国家贸易是否强大,是关乎能否立足世界的重大问题。世界最强的贸易大国美国、德国、荷兰、日本在农业领域的贸易总额已经达到其国民总值的一半以上。中国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足40%,而这一比例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为60%-85%之间。中国农业对外贸易总额刚刚接近中国农业总值的20%。可以说,畜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中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畜牧业发展现状
  入世后风风雨雨的20年,中国畜牧业在应对中保持稳定、在竞争中得到提升,已从家庭副业逐步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20年,全国畜牧业产值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幅21.78%;产业规模大,在农林牧渔业产值中占比超过1/4,成为与种植业并列的农业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肉类和禽蛋产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奶类产量世界第四;畜牧业从业者众多,养殖场户有8000多万。畜牧业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就主要畜种而言,2020年中国生猪存栏37039万头,同比增长20.7%;整个产业经过布局调整,艰难推进,生产恢复好于预期。鸡鸭鵝肉产量均有增长,逐渐复苏;受非瘟影响,禽肉量增价减,整体行情震荡起伏产能严重过剩。牛肉产量总体平稳,消费需求强劲,市场价格屡创新高,全年均价为同比增长14.7%;因肉牛产能自给不足,进口牛肉同比增幅分别为30%,肉牛从增量发展走向增值发展。羊肉产量近20年增加20.1%,高利润行情使落后的产能延迟淘汰,产能偏低,需求长期增长,价格短期看涨,肉羊产业的提质增效成为发展主题。受需求增长和成本上升双重驱动,2020年奶业需求增长放缓、价格回调压力大;鲜奶价格先降后升,全年均价同比增长3.8%,国内外价差扩大;奶牛养殖盈利状况改善,但饲料价格攀升驱动生产成本快速增长,收益增幅受限。兔、驴、肉鸽、鹌鹑等特色畜牧业发展前景日益向好,毛皮动物和鹿业纳入畜牧业生产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字,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畜牧业稳定快速发展,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猪肉实现恢复性增长,产量5296万吨,增长28.8%;牛肉产量698万吨,增长3.7%;羊肉产量514万吨,增长4.4%;禽肉产量2380万吨,增长0.8%。牛奶产量3683万吨,增长7.1%;禽蛋产量3409万吨,下降1.7%。除了禽蛋产量略有下降,禽肉基本持平趋于饱和;奶类牛羊肉全线上涨,而且牛羊肉产量差距逐步缩小;畜产品消费结构改变日渐明显。
  2、畜牧业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中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将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畜牧业发展毋庸置疑也同时步入新常态。
  一方面,畜产品以消费主导生产的特征越发明显。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畜产品消费呈现出两个新趋势。首先,畜产品消费的结构正在发生改变。畜产品消费由总量的快速扩张转为质量提升,肉类、乳制品、虾、葡萄酒等高档消费品和深加工产品的进口逐渐增多、品种不断丰富,这种畜产品和市场细分,以及消费的多样性转变使畜产品贸易的功能也逐渐转向保证国内粮食安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促进农民的增收。其次,人们对畜产品质量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国人饮食结构和消费喜好的改变,绿色、健康、优质的畜产品需求,让中国的消费者不仅关注畜产品品种的生产,也开始关注畜产品的来源、生产中环境是否友好、风险防控和质量监管是否到位,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畜牧业全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环保养殖问题使养殖业生态环境压力凸显;结构性区域性矛盾突出使畜牧业增产难度空前提升;以畜禽疫情及食品安全问题为代表的突发事件频发等提高产业效率的难点、痛点不断,为畜牧业在新常态时期的发展添加了复杂困难的总基调。
  五、未来的基本思路
  步入新时代,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如何实现中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非常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持续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重要畜产品保障供应能力。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资产、技术、管理、密集度日益提高,资源、市场、环境因素日益趋紧,进口挤压日益加大,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日益迫切。尤其对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一个农产品的进口对全球市场都会带来重要影响。比如猪肉,我们常年的产量在5000万吨上下,如果减产10% 就是500万吨,而全球的猪肉贸易量也就800万吨。未来15年,随着开放的深入,畜牧业作为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从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持续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重要畜产品保障供应能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切实为消费者带来世界一流更好更有品质的产品,才有助于服务与保障中国的粮食和食品安全。  2、加快实现畜牧业的转型升级。畜牧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其产业链条长,上连种植业、下接屠宰加工,还带动、影响着饲料工业、农机、兽药、环保等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所以,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关键,充分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刻内涵,探索实现路径,做好顶层设计。具体可就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缓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养殖用水资源、地资源、饲料资源等约束性制约条件;畜禽种业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环保政策持续高压等领域问题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着力培育构建现代畜牧业体系,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国内畜牧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坚持农牧业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原则,加快培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发展壮大生态畜牧业为着力点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走品种良种化、规模适度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生产信息化、养殖智能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能,科学研判、合理调控产能;加快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4、加快畜牧业对外开放探索,培育畜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畜产品进口一定程度上对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拓展畜牧业结构调整空间、服务外交工作大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低迷徘徊的畜产品出口相比,国内畜牧业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积极探索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自贸区优惠安排,建立稳定可靠的畜产品贸易网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和政策交流,优化进口来源布局和渠道,促进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借鉴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以及国际上好的经验做法,开展先行先试,做大投资贸易、做强产业,推进畜牧业走出去实践创新;发挥好境外试验区的引领作用,推动优质畜产品和优势畜牧业产能走出去;大力发展畜牧业服务贸易、着力培育畜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5、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服务更多企业走向世界前沿。首先,需要加快行业内整合,真正确立起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以质量和服务赢得客户的良好口碑,打造一流的国际品牌;其次,提升畜牧行业企业集团的经营水平,完善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加强畜牧企业与其他非农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助力企业发展;再者,鼓励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与国外跨国企业合作中学习管理经验,引进相关技术,在竞争中逐步成长;最后,作为创业创新的重要主体,中国企业家随着中国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企业家们只有实现创新、聚焦技术、整合资源、开拓市场成为当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才有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此,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家,激发国内市场的潜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维护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做出更大贡献,是各方面当前应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01-21 15:37:4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北美高饲料成本形势下的生存之道  下一篇:兽药行业将迎来洗牌,关注头部四大天王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济南百盛同茂牧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8-2022 鲁ICP备15042937号

济南市济微路138-3号

0531-87969286 87969287 87969288


友情链接:
  • 中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网
  • 中国畜牧人
  • 农民网
  • 鲁ICP备15042937号
企业新闻|图片报道|在线反馈|友情链接|站内搜索|网站地图|招贤纳士|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