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个月饲料原料市场充满变化,前段时间还在疯狂上涨的豆粕,最近出现了大幅度下跌,之前跟涨的玉米现在也开始回落!紧接着饲料也跟着降了价。不少养鸡场(户)在前期本来打算补栏,但考虑到高价原料没有补,在饲料粮价格回落,鸡蛋价格又接连上涨的当下,便又开始琢磨,是不是到了补栏的好时机了?下面咱们从以下几方面好好分析下。
先看看鸡蛋行情如何
鸡蛋市场近期捷报频传,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清明假期消费的增多,鸡蛋价格涨势发力,行情价格也在不断走高,目前鸡蛋价格已经连涨一个礼拜了,市场价格仍然没有停止熄火的迹象,4月6日,山东到户主流蛋价4.43-4.45/斤,东北地区主流蛋价4.2元/斤。粉壳蛋主产区河北馆陶4月5日蛋价暂稳210元/45斤。但需要养殖企业考虑的是,近期很多地方新开产的蛋鸡,数量大有增长,增长幅度较大,这就传递出一个行情信息,蛋鸡市场的行情可能将会出现变化。
首先,随着气温的回升,气温适宜蛋鸡产蛋,鸡蛋的产量将会与日俱增,产量的增加,市场的供给量增大,鸡蛋的销售价格自然会回落。其次,目前全国各地的疫情状况比较危急,很多地方交通运输管控较严格,鸡蛋运输流通速度就会放缓减慢,鸡蛋库存量就会逐渐增加,随着鸡蛋盛产期到来,和消费量的下降,库存压力会进一步增大,这也将成为鸡蛋价格再回落的客观动力。河北工程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蛋肉鸡产业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团队成员姜华教授表示,3月份市场需求较2月份有所好转,但4月份价格可能没有太多空间,他认为,当前蛋价已维持在高位,消费者对高价接受有限。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鸡蛋行情还是不赌为妙。
原料价格保不齐会反弹
近期,豆粕、玉米价格连续下跌,豆粕下跌近500元/吨,玉米出现四连跌。其背后的原因是哪些呢?首先是国际局势趋好,其次,玉米方面强势上涨的因素都属于短期影响,而我国玉米库存相对充足,且后续随着交通的解封,市场的供应逐渐得到缓解,支撑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便逐渐弱化。豆粕方面,价格的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供给的“双向加量”。一方面国家在4月1日向市场投放了50万吨的政策性大豆,用于江湖救急。另一方面,进入4月份以后,我们的进口大豆将陆续进港。据统计,仅4-5月份进口大豆的数量将会有800万吨左右。两者共同作用之下,国内大豆供应压力得到缓解,价格自然回落。
饲料原料的下跌,直接带来饲料价格的下降,近日,多家饲料企业下调了饲料价格,幅度在50—300元/吨之间,大北农、海大等饲料企业纷纷降低了价格,接下来饲料企业降价的范围或者进一步扩大。饲料价格的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蛋鸡养殖成本,但需要养殖户考虑的是饲料及原料价格仍处于高位,饲料成本压力难以从根本上得到缓解。而且饲料原料方面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疫情原因可能会造成道路不畅,运输拖延等情况的发生,养殖企业对饲料的需求则没有太多的等待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短时“缺货”现象也可能导致饲料原料价格再度反弹,此外,国际方面还存在炒作低库存及产区天气的风险,可能会试图再度拉涨价格。
疫情带来全方位影响
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截止4月7日我国本土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其中吉林省确诊人数已接近两万人,上海新增阳性感染者单日新增接近两万人。疫情给养殖业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很多地区的鸡蛋价格已经不再是以往的经验可以分析预测了,局部地区感染数的增加会对当地消费力造成一定影响,餐馆不开业,学校停课,物流交通受阻,节庆旅游会议等社会集中性活动取消,或将面临畜禽产品“消不掉”的困境,下半年是否能有大的改善还未可知。
除消费端外,在生产方面,疫情的抬头让很多省市县区限制出行,导致物流企业加大了运输难度,延长了运输时间,推高了经营成本,畜牧相关企业及其产品的运输都受到极大困扰。以华东为例,目前华东多数地区需要绿码、行程码、24小时核酸报告、提前申请各种当地码、贴封条、即卸即走、不能下车,各种措施规定下,司机稍有不慎可能就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加大运输难度。山东某饲料企业销售经理就表示:“现在的物流成本相比之前增长了270%-280%,压力非常大,简直要命。”针对疫情防控导致物流运输难度大增的情况,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对于蛋鸡养殖业来说,鸡蛋、鸡苗、饲料、饲料原料等方面的运输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这些也都是当前补栏的不利因素。
综上所述,养殖场(户)短期内还是要谨慎补栏,因为在鸡蛋行情、饲料原料及新冠疫情等方面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冒险扩张绝对是鲁莽之举!搞不好就会赔进去,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合理安排鸡场生产,此外,在养殖成本上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蛋鸡养殖机构还需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加强品牌塑造,在动荡的市场中不断提升竞争力,以此获得更多经济效益。